8月经济数据解读:运行总体平稳,以提振消费为重点的稳增长政策有待加力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 9月14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8月经济数据。
8月经济依然呈现出“外需强势、内需偏弱”的特征。8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8.7%,月度增速为年内新高。受高温暴雨洪涝等影响,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、服务业生产指数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同比增速,较上月有所回落。受高校毕业生集中进入毕业季影响,8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录得5.3%,较上月上升0.1个百分点。
另外,8月多项房地产市场数据降幅收窄或持平,呈现边际改善的特征。比如,1-8月份房地产投资降下降10.2%,降幅与1-7月持平。不过,当前房价仍然难言企稳,8月一线、二线城市房价环比降幅较上月有所扩大。
当然,我国产业升级、新旧动能转换的趋势仍在持续,像8月新能源汽车、服务机器人(9.180, -0.08, -0.86%)、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实现两位数高增长。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扩内需政策也在持续发力,像1-8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.8%。
9月14日,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、总经济师、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,8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,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。但也要看到,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,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,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困难挑战。下阶段,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、调结构、防风险,加快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和政策举措,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。
8月部分经济指标有所走弱
8月工业、服务业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呈现边际走弱的特点。
8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5%,较上月回落0.6个百分点。不过,这背后有上年基数走高的因素,从环比来看依然保持增长态势,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0.32%。
规模以上工业4.5%的增速背后,出口是重要支撑因素,内需相对偏弱。8月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同比增长5.2%,其中出口增长8.7%,进口增长0.5%。8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增长8.7%,为今年以来月度增速的最高值,反映出口维持强势,进口偏弱则与内需偏弱相对应。
浙商证券(10.820, -0.05, -0.46%)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,8月出口如期回升,“性价比红利”是核心原因,发达经济体消费降级和企业降本给我国出口带来“平替”机会;地缘政治、产业梯度转移等因素,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不断提升;全球半导体销售周期筑底回升,以及全球能源转型的推进,带动我国机电产品及新能源相关产品出口的增长。8月进口不及预期,与内需疲弱和基数有关。
8月份,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.6%,较上月回落0.2个百分点。受暑期消费带动,8月住宿和餐饮业增速较上月有所回升;但是受房地产市场下行、8月信贷需求偏弱等影响,8月整体服务业生产指数仍有所走弱。
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.1%,较上月回落0.6个百分点;环比下降0.01%。从8月商品零售来看,通讯器材、粮油食品等保持较快增长,但是汽车、服装鞋帽织品、化妆品、建筑装潢等品类均为负增长,反映整体消费偏弱,仅部分升级品类及基本保障消费品维持较好增长。
1-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.4%,较1-7月份回落0.2个百分点。不过,8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0.16%,月度投资量较7月有所增强。
具体来看,1-8月份,制造业投资增长9.1%,较1-7月份回落0.2个百分点,整体保持较快增长;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.4%,较1-7月份回落0.5个百分点,稳投资政策仍在稳步发力;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0.2%,降幅与1-7月份持平。整体来看,受产业升级、绿色转型、设备更新、信贷政策等支持,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;尽管受高温洪涝、卖地收入下降、部分地方偿债压力较大等拖累,但是在增发国债、超长期特别国债、地方专项债等政策支持下,基建投资相对平稳。
刘爱华表示,受高温天气和暴雨洪涝灾害等特殊气候因素影响,同时也受部分行业需求不足的影响,7、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有所回落,不过这两个月的环比都保持增长,累计增速基本平稳。投资同样受到天气影响,因持续高温、极端天气等,部分地区工程施工出现回落。1-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.4%,8月当月环比继续保持正增长,投资整体保持规模扩张、结构优化的态势。
稳增长政策有待加力
针对当前内需偏弱的态势,市场期待扩内需政策进一步发力。
刘爱华表示,三季度以来,中央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,各地陆续出台了实施细则,随着这些政策逐渐发力显效,市场销售总体延续恢复态势。1-8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.4%,与1-7月基本持平。同时也要看到,消费持续恢复面临一些制约,居民消费的信心和意愿仍待加强。从下阶段看,中央多次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,扩大国内需求,相关政策力度正在持续加大,有更多地方正在积极加力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。在一系列扩内需、促消费政策作用下,有利于消费需求潜力的加快释放,消费恢复的基础将得到进一步巩固。
近期,市场讨论较多的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,此举能降低居民端房贷负担,改善居民现金流,进而促进消费需求的释放。2023年8月份,央行出台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政策,央行估算每年减少借款人利息支出约1700亿元。
东北证券(5.830, 0.03, 0.52%)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对于那些房价下跌和资产负债表受影响的家庭而言,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是一种缓解经济压力的手段,可以缓和内需收缩和资产回报过快下降的趋势。通过降低利息支出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居民部门的财务负担,对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也能起到一定缓解作用。
中信证券(18.920, 0.04, 0.21%)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,随着新发房贷按揭利率持续下行,存量和新增房贷利率之间的利差扩大,使得市场开始期待降低存量房贷利率,以稳定住房消费预期。如果这一调整落地,在减轻借款人的还款压力、遏制贷款早偿趋势的同时,也会增大银行息差压力,因此需要调降存款利率加以配合,这可能带动包含国债利率在内的广谱利率中枢继续“下台阶”。
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,上半年GDP实际同比增速为5%,但名义同比仅增长4.1%,名义GDP增速已连续5个季度低于实际GDP增速。当前,从增强微观主体获得感、提振预期和信心等角度,有必要尽快推动名义GDP增速回升。2024年二季度,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.7%,创2008年以来新低;但由于物价持续低迷,减去GDP平减指数后的实际利率为4.4%,仍处于历史高位。建议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,可考虑增发国债,扩大总需求;货币政策应承担起稳物价的职责,可以进一步降准降息;推动收入分配、户籍制度、财政体制等改革,化解居民消费率偏低的问题。